主线索
项目干系人管理
项目干系人管理包括识别那些能够影响项目或会受到项目影响的人、团队或组织,分析干系人对项目的期望和影响,制定管理策略和执行。
识别干系人和引导干系人参与的过程需要逐步展开:
- 尽管在项目干系人管理中仅对这些过程讨论一次,但应该经过识别干系人、排定其优先级以及引导参与项目等相关活动。至少要在以下几点开展这些活动:
- 项目进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;
- 当前干系人不再与项目工作有关,或者在项目的干系人群体中出现了新的干系人;
- 组织内部更大领域的干系人群体发生重大变化。
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有效管理干系人关系。
管理新实践
当前新技术快速发展,“干系人”一词的外延正在扩大,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员工、供应商和高层管理者,还包括那些认为自己会受到项目成果影响的干系人。
项目干系人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新兴实践主要包括:
- 识别所有干系人,而非限制在范围内。
- 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都参与与干系人的活动。
- 定期审查干系人群体,可与单个项目内部的审查工作并开展。
- 应用“共享”概念,促进项目工作成果对干系人的影响最大化,视其为合作伙伴。
- 关注干系人与效参与程度的正面与负面价值。正面价值是干系人(尤其是强大干系人)对项目的更积极支持所带来的效益;负面价值是因为干系人未有效参与而造成的实际成本,包括产品召回、组织信誉损失或项目损失等。
裁剪考虑因素
根据项目的独特性,项目经理需要根据项目需求来调整干系人管理过程。以下是裁剪应考虑的主要因素:
- 干系人多样性:项目中有多少干系人?干系人在群体中的文化多样性情况如何?
- 干系人关系的复杂性:干系人群体内的关系有多复杂?干系人或干系人群体加入的网络越多,与其他相关的信息或关系就越复杂。
- 沟通技术:有哪些可用的沟通技术?为了实现该技术的最大价值,目前采用了什么支持机制?
敏捷与适应方法
频繁变化的项目需要有效的干系人互动和参与。为了开展及时高效的讨论并制定决策,适应型团队会直接与干系人互动,而不是通过层级的管理级别。客户、用户和开发人员在动态的共同创造中交换信息,干系人参与和满意度程度更高。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与干系体的互动,有利于降低风险,建立任务和及时调整项目,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。
为了加快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信息分享,敏捷型方法提高了透明度。例如,请所有干系人参与项目会议审查,以将项目工作扩展到公共空间,旨在让各方之间的一致和关系问题尽快浮现。
识别干系人
作用
使项目团队能够建立对每个干系人或者干系人群体的适度关注
ITTO
管理过程 | 输入 | 工具与技术 | 输出 |
---|---|---|---|
识别干系人 | 1. 立项管理文件 2. 项目章程 3. 项目管理计划(沟通管理计划、干系人参与计划) 4. 项目文件(需求文件、问题日志、变更日志) 5. 协议 6. 产业环境因素 7. 组织过程资产 | 1. 专家判断 2. 数据收集(问卷调查、头脑风暴) 3. 数据分析(干系人分析、文件分析) 4. 数据表现(干系人映射分析和表现) 5. 会议 | 1. 干系人登记册 2. 变更请求 3. 项目管理计划(更新) 4. 项目文件(更新) 5. 风险登记册 |
数据表现
适用于识别干系人过程的数据表现技术是干系人映射分析和表现。 权力利益方格、权力影响方格,或作用间影响方格: 基于干系人的职权级别(权力)、对项目成果的关心程度(利益)、对项目成果的影响能力(影响),或改变项目计划或执行的能力,每一种方格都可用于对干系人进行分类。 方格关键词: 权力:干系人的职权级别(权力) 利益:干系人对项目结果的关心程度(利益) 影响:干系人对项目成果的影响能力(影响) 作用:干系人改变项目计划或执行的能力(作用)

干系人立方体
上述方格模型的改良形式。立方体将上述方格中的要素组合成三维模型,项目经理和团队可据此分析干系人并引导干系人参与项目。作为一个多维模型,它将干系人视为一个多维实体,便于分析,从而有利于沟通策略的制定。
显示模型
通过评估干系人的权力(职权级别或对项目成果的影响能力)、紧迫性(因时间约束或干系人对项目成果有重要利益要求而导致关注)和合法性(参与你的相关性),对干系人进行分类。这种显现模型适用于复杂的干系人大型群体,或在干系人群体内部存在复杂的关系网络。显现模型可用于确定已识别干系人的相对重要性。
影响方向
可以根据干系人对项目工作或项目团队本身的影响方向,对干系人进行分类。可以把干系人分为: 1. 向上:执行组织或客户组织,发起人和指导委员会的高级管理层。 2. 向下:临时责任知识或技能的团队或专家。 3. 向外:项目团队外的干系人群体及其代表,如供应商、政府机构、公众、最终用户和监管部门。 4. 横向:项目经理的同级人员,如其他项目经理或中层管理人员,他们与项目经理竞争称谓项目资源或合作共享资源信息。
优先级排序
如果项目有大量干系人、干系人群体的成员频繁变化,干系人和项目团队之间或干系人群体内部的关系复杂,则需要对干系人进行优先级排序。
干系人登记册
- 身份信息:姓名、组织职务、地址、联系方式,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
- 评估信息:主要需求、期望、影响项目的潜力,最能影响的项目生命周期阶段
- 分类:内部/外部、作用、影响、权力或利益模型,上级、下级、外国或横向分类模型
姓名 | 职务 | 角色 | 联系方式 | 需求 | 期望 | 影响 | 阶段 | 初步分类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规划干系人管理
作用
提供与干系人进行有效互动
ITTO
管理过程 | 输入 | 工具与技术 | 输出 |
---|---|---|---|
规划干系人管理 | 1. 项目章程 2. 项目管理计划(资源管理计划、沟通管理计划、风险管理计划) 3. 项目文件(假设日志、风险登记册、干系人登记册、项目进度计划、变更日志、问题日志) 4. 协议 5. 事业环境因素 6. 组织过程资产 | 1. 专家判断 2. 数据收集(标杆对照) 3. 数据分析(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、根本原因分析) 4. 决策(优先级排序/分级) 5. 数据表现(思维导图、干系人参与度评估矩阵) 6. 会议 | 干系人参与与计划 |
干系人参与计划
干系人参与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。该计划制定了干系人有效参与和执行项目决策的策略和行动。
干系人参与计划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,非常详细的或高度概括的,这基于项目的需求和干系人的期望。
干系人参与计划主要包括:调整干系人个体或群体参与的特定策略或方法。
干系人参与度评估矩阵
干系人 | 不了解 | 抵制 | 中立 | 支持 | 领导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干系人1 | C | D | |||
干系人2 | C | D | |||
干系人3 | CD |
注:C表示当前状态,D表示需要的状态。(期望)
干系人参与水平分为如下: 1. 不了解:不知道项目及其潜在影响。 2. 抵制型:知道项目及其潜在影响,但抵制项目工作或成果的任何变化。此类干系人不会支持项目工作或项目成果。 3. 中立型:了解项目,但不支持,也不反对。 4. 支持型:了解项目及其潜在影响,并会支持项目工作及其成果。 5. 领导型:了解项目及其潜在影响,并且积极参与以确保项目成功。
管理干系人
作用
尽可能提高干系人的支持度,并降低干系人的抵制程度
ITTO
管理过程 | 输入 | 工具与技术 | 输出 |
---|---|---|---|
管理干系人 | 1. 项目管理计划(沟通管理计划、风险管理计划、干系人参与计划、变更管理计划) 2. 项目文件(变更日志、问题日志、经验教训登记册、干系人登记册) 3. 事业环境因素 4. 组织过程资产 | 1. 专家判断 2. 沟通技能 3. 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(冲突管理、文化意识、谈判、观察和交谈、政策意识) 4. 基本规则 5. 会议 | 1. 变更请求 2. 项目管理计划(更新)(沟通管理计划、干系人参与计划) 3. 项目文件(更新)(变更日志、问题日志、经验教训登记册、干系人登记册) |
管理干系人参与与需求发展的活动
- 在适当的项目阶段引导干系人参与,以便获取、确认或维护他们对项目成功的持续承诺;
- 通过谈判和沟通的方式管理干系人的期望;
- 处理与干系人管理有关的任何风险或潜在关注点,预测干系人可能在未来引发的问题;
- 澄清和解决已识别的问题等。
管理干系人参与有助于干系人明确项目的目的、目标、收益和风险,以及他们会如何促进项目成功。
监督干系人
作用
随着项目进展和环境变化,维持和提升干系人参与获得哦那个的效率和效果
ITTO
管理过程 | 输入 | 工具和技术 | 输出 |
---|---|---|---|
监督干系人 | 1. 项目管理计划(资源管理计划、沟通管理计划、干系人参与计划) 2. 项目文件(问题日志、经验教训登记册、项目沟通记录、风险登记册、干系人登记册) 3. 工作绩效数据 4. 事宜环境因素 5. 组织过程资产 | 1. 数据分析(备选方案分析、根本原因分析、干系人分析) 2. 决策(标准决策分析、投票) 3. 数据表现(干系人参与度评估) 4. 沟通技术(反馈、演示) 5. 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(积极倾听、文化意识、领导力) 6. 会议 | 1. 工作绩效信息 2. 变更请求 3. 项目管理计划(更新)(资源管理计划、沟通管理计划、干系人参与计划) 4. 项目文件(更新)(问题日志、经验教训登记册、风险登记册、干系人登记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