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喜欢读书,所以也经常会给其它人推荐一些书籍。也有一些人也想读书,也希望别人给他们推荐一些书籍,其实每个人读书的兴趣是不一样的,有的人喜欢看历史,有的人喜欢看人物传记,还有人喜欢看一些时下的大众杂志,其实无论看什么书,都会或多或少地让我们学习到一些知识,了解到一些别人成功的经验。
读书有不同的方法,有的人喜欢从头到尾地整部读完。我倒是不完全是这样,也没有固定的阅读方法,对于一些书籍,我可能会从头到尾地读完,例如,李明博的《经营未来》,以及唐骏的《我的成功可以复制》,我会一鼓作气地读完。而对于另外的一些书籍,我会有选择地读一些重要的章节,关注我所关注的问题,看看他人是怎么做的,我们从中可以借鉴哪些做法。我也会根据他们的做法,对比国内的企业,看看我们的不足和问题,也会猜想如果国内的企业采取类似的做法,我们应该做哪些变革。
记得中学的老师常说的一句话,他告诫我们,“要把书读薄了,也要把书读厚了”。他想说明的意思就是,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主题,都有它要阐述的核心观点,我们要记住这本书的核心内容,其实一本书浓缩下来,可能就是一页纸,也就是书的目录,老师让把书读薄了,就是让我们学会总结,要理解每本书的要点和精华。同时,我们也要根据每本书的提纲,可以用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再次解释和说明书中的观点,这样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故事填充了书的每一个章节,形成了我们心中自己的书。老师让我们把书读厚了,就是说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书中的观点,用别人听得懂语言来重新讲述。无论把书读薄了,还是把书读厚了,无外乎强调是用心读书,不是死读书,要把书中的精华融入我们的工作中。
看一本书可能不是很难的事情,有些书看起来也很容易读懂。尤其是许多人在看完之后,都会有深刻的感受和印象,也许他们会说,这本书很有价值,值得学习。有些人还会给你总结出一大堆的读后感,有些人还自称是XXX研究学者,号称在这方面有较深的研究,可当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让他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时,很多时候更多地是纸上谈兵,没有任何落地的措施。还有一些人虽然也有同样的认识,但是当自己亲历一件类似的事情时,人们往往就会不能很好地处理,当他针对一个问题咨询你时,你告诉他应该怎么处理,而且别人是怎么处理时,他会恍然大悟。但是当新的问题再次出现时,可能就会再次出现“穿了马甲还真认不出来,或者脱了外套就不认识”的结果。
每本书如同一个菜谱中的一道菜,它都会给我们一些基本的建议和要求,但是按照这个菜谱能做出什么水平的菜,还要看我们自身的经历和悟性。经历不够,对“菜谱”不会有太多的感觉,或者感觉不够那么敏感;悟性不够,我们就会感觉不到手重手轻,也不知道盐放的多少,有些人经历很多也没有什么感悟,而对于一些人经历的次数虽然不多,但是他们会感悟很深,感悟的不同,就会导致对“菜谱”的认识和理解不一样。当你的经历和和书中阐述的知识产生共鸣,而这些经验又会扎根于你的灵活中之后,你在后续的工作中,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参照这些书籍或者经验去改进你的工作,你也会在读书的过程提高自己。
不同的人对书的感觉不同,当你对书爱不释手时,你也一定会发现书给你带来的好处与价值。如果你能吸收每本书的精华一部分,那么对你的工作和生活都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。如果每本书给你一个好建议,就会增加你一点智慧,你看更多的书,就会给你增加更多的智慧。而智慧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。
最新评论
这个牛
放下欲望,男人从来不醉,充分且必要
勇气、责任、自信、创新,为天下先!
软件即数据,软件即服务,软件即管理,软件就是对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仿真和记录。软件很重要,但软件不可能凌驾于业务之上,尤其不可能高人一等。